close
worm_jelly.jpg

在談閩南小吃之前,我們首先要提到閩南古老的街道,這種街道非常的特別,道路並不太寬,道路兩旁是三層的建築物,沿街延伸。建築物的第一層是店面,上兩層是住宅,店的面積不大,也就十幾平方米,第一層的店面向內凹進,閩南人稱其爲“路腳基”,“路腳基”上鋪著上好的磚石,總是被打掃得一塵不染,下雨的時候可以爲行人擋雨,日曬的時候可以爲行人遮日,這種獨有的風景也同樣代表著一種獨有的文化,讓人看到歷史久遠的文明與滄桑,這種街道獨有的文化與實惠又讓許多閩南人對其充滿了獨有的情感,以至於當有些古老的街道被改造成千篇一律的大馬路時,有多少熟知這段歷史的人們爲此歎息。

這樣的街道總是最繁華的商業區,寸土寸金。街道兩旁的店鋪有賣時裝的、工藝品的,還有各種精品店、專賣店、書店、小吃店和很現代的美式速食店。這一切都排列有序,仿佛已經爲行人考慮得非常得體,逛完商店再吃點小吃,而後繼續去尋找你想要的東西,如在自家門外一樣隨意。在稍後興建的“巴黎春天”等等大百貨大樓,也不約而同選擇了這種“騎樓”的樣式。

各老字型大小小吃店也集中在這些古老的街道中,尤如老北京的全聚德烤鴨店和天律的狗不理包子店一樣,廈門的“新南軒”和“好清香”在閩南也是無人不曉,想吃正宗的小吃就必須到這些老字型大小去。

在衆多的閩南小吃中,最具特色的要屬土筍凍。其形圓小略扁,玲瓏剔透,色澤灰白相間,質地柔糯脆嫩,富有彈性,味道甘冽鮮美。說到原料嘛,土筍凍的原料很特別,用的是蟲蟲!

這種蟲蟲就叫土筍,當然更科學的名字叫“星蟲”,其實是跟海參同門的一種腔腸動物吧!灰頭土臉兒像一根一根的小蟲子一樣,我在廣西吃過一道菜是用沙蟲爲原料,我懷疑這土筍和廣西的沙蟲不是一家也是近親。

土筍凍儘管是小吃,但是製作起來卻是費工費時。土筍這小東西,平時都躲藏在海沙,只有退潮的時候才有機會逮住它。當然,在海灘上走一天,少不了太陽曬,貝殼紮的。

土筍被從沙子媔e出,先放養一天,以吐清雜物。然後用石槌不斷碾磨海土筍,滾出全部內臟雜物。把土筍放入清水中,將其體內的泥土漂洗乾淨,呈白亮撈起。熬制土筍凍必須用涼井水味道才爽口,這東西像阿膠一樣具有高度的膠原蛋白,所以熬得一鍋粘粘乎乎,盛出來待其自然冷卻之後,就凝固成一碗土筍凍了。制好後放在保溫瓶中用冰冷藏,吃時取出,加上蒜茸辣醬、芥茉、香菜、糖醋蘿蔔(特製),用牙籤叉著吃,芥茉放少了不夠香,吃多了又沖鼻子,直把眼淚逼出來,吃上一次,便永生難忘。其實就是空著嘴兒吃也能嚼出一份勁道。回想起來,土筍凍談不上多香,但其爽口的滋味確實一流。

土筍凍以安海鎮五媥穭井F港附近的土筍最肥最大。土筍凍的製作以西(土安)村最爲出名。土筍凍不僅味道鮮美,營養豐富,而且有藥用價值,當你喉嚨疼痛時,吃了它立即止痛,勝似靈丹妙藥。它能降火消炎,清涼解熱,是人們在大熱天十分喜愛的小吃。

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閩南多華僑,走到哪里,都忘不了這一味土筍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4chavi 的頭像
    g4chavi

    g4chavi的部落格

    g4chav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